问题 | 经济仲裁的申请方式是什么? |
释义 | 经济仲裁的申请方式一般分为口头和书面申请,建议采用书面申请。申请时需提交仲裁协议、申请书及副本,并注明当事人信息、仲裁请求、事实理由、证据来源和证人信息。劳动仲裁流程包括提交申请书、仲裁委员会受理决定、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裁决。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服可起诉至人民法院。申请仲裁需书面表述事项,符合条件才能受理,需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分析 一、经济仲裁的申请方式是什么? 申请方式一般分为口头申请和书面申请。建议采用书面申请。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其中,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申请劳动仲裁流程是怎么样的? 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综合上面所说的,申请仲裁可以口头也可以书面申请,但一般都是利用书面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在申请时就需要把仲裁的事项,以及还有还有案件的过程注明清楚,只有符合条件才能获得受理,对于自己的事情就一定要懂得如何保护。 结语 申请经济仲裁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方式,建议使用书面申请。申请时需提交仲裁协议、申请书及副本,申请书应详细注明当事人信息、仲裁请求、事实理由、证据来源及证人信息。劳动仲裁流程包括提交申请书、仲裁委员会受理决定、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等环节。申请人应遵守庭审规定,如拒不到庭或未经同意中途退庭,可能被视为撤诉自理。仲裁庭应先行调解并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如调解成功,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如调解未成功,仲裁庭应及时裁决。仲裁裁决应在45日内结束,延期不超过15日。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如不服裁决,可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仲裁需谨慎并了解自身权益保护的方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二章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 第十条 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仲裁委员会由前款规定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 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三章 仲裁协议 第十九条 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仲裁庭有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二章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 第十二条 仲裁委员会由主任一人、副主任二至四人和委员七至十一人组成。 仲裁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法律、经济贸易专家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三分之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