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高温费发放规定包括什么?
释义
    高温补贴发放规定包括高温补贴标准和领取高温补贴人群。用人单位应按标准发放津贴给在高温下工作的劳动者。如果单位不发放高温补贴,劳动者可以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违反规定的单位可能面临行政处罚。高温补贴标准在各地有所不同,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发放时间为每年6-8月。
    法律分析
    一、高温费发放规定包括什么?
    1、高温补贴标准
    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标准发放津贴;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室内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
    2、领取高温补贴人群
    能够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高温补贴并非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获得高温津贴。
    二、企业不发放高温补贴怎么办
    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而不发放的,属于违法行为,侵害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劳动者可以向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与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用人单位整改或者停止作业;情节严重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的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国家劳动保障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工作时间、工资津贴规定,侵害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
    高温补贴的标准在我国各地是不同的,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高温补贴的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全国的高温补贴发放可以在此基础上作出调整,但调整后的数额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在时间上,国家规定的高温补贴发放时间为每年的6-8月三个月,各省的高温补贴发放时间也不得少于三个月。
    结语
    高温补贴发放规定明确了标准和领取对象。用人单位应按照规定,向在高温天气下从事露天工作且无法降温到33℃以下的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如果企业不按规定发放高温补贴,劳动者可以向上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违法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高温补贴标准以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制定为准,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调整。高温补贴发放时间为每年6-8月,且不得少于三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5: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