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紧急避险过当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
释义 | 紧急避险过当即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危害),意味着紧急避险行为从有利于社会到有害于社会的转化;因而行为的性质也由合法行为转变为违法行为,而且这种违法行为不是一般的违法行为,而是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因为避险行为而致的避险过当,根据行为人对他所引发的损害之扩大的心理状态是处于过失还是故意,确定该行为的过失犯罪罪名或者故意犯罪罪名。在量刑时,只能针对超出必要限度的部分,可以根据情节减轻或者从轻判处。对违背原则采取的措施,即为保护财产而致使无辜第三人死亡或者伤残的;均不得被认定为紧急避险,均得被认定为故意犯罪,但是在量刑时,可根据所保护的法益,减轻或者从轻判处。 一、无接触交通事故怎么认定责任 无接触交通事故的责任应当从因果关系出发,同接触的交通事故一样认定责任。通过交通事故的定义来看,接触与否并不是交通事故的构成要件。“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由上可知,交通事故的构成要件是道路、主观上是过错或者意外、结果是造成了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虽然接触行为没有发生,但是因为对方引起了交通事故的产生,也应当承担责任。 另外,即使不同意上一观点,也可以从法理的另一个角度:紧急避险进行分析。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二、哪些情况下能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1.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2.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承担适当的责任; 3.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责任或者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发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4.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5.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6.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办理。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