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情况下需要将案件发回重审?
释义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了二审程序中发回重审的情形,包括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等;以及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正确判决的情况。
    法律分析
    什么情况下发回重审?什么情况下二审法院自己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二审程序中发回重审的情形有:
    1、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2、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这就是关于您问题的相关法律。
    拓展延伸
    重审的条件和程序:案件发回重审的相关规定和步骤
    案件发回重审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司法程序,旨在纠正原审法院的错误判决或程序违法问题。根据相关规定,案件可能被发回重审的情况包括:证据不足、程序违法、法律适用错误等。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上诉或申请复议、法院审查案件、裁定发回重审、重新审理案件、作出新的判决。在重审过程中,各方当事人有权提供新的证据、辩论观点,并接受法院的审判。重审的目的是确保司法公正和法律正确性。通过重审,可以纠正原审错误,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与权威。
    结语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案件发回重审是为了纠正原审法院的错误判决或程序违法问题。发回重审的情况包括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以及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情况。重审程序包括上诉或申请复议、法院审查案件、裁定发回重审、重新审理案件和作出新的判决。重审的目的是确保司法公正和法律正确性,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与权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
    (一)涉及群体利益、公共利益的;
    (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或者其他社会影响较大的;
    (三)案情复杂或者有其他情形,需要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的。
    人民法院审判前款规定的案件,法律规定由法官独任审理或者由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的,从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判下列第一审案件,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进行:
    (一)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社会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
    (二)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
    (三)涉及征地拆迁、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
    (四)其他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8: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