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合同债权质押的法律效力应包括被担保的主债权的效力范围;对出质合同债权的拘束力;对各方当事人的效力。合同债权质押产生的质权系以质权人基于担保目的而对出质债权之交换价值排他性支配的权利。 一、出质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债务人和第三个人把特定的财产转让给债权人占有,并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法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财产,优先受偿。财产称为质权,提供财产的人称为出质人,享有质权的人称为质权人。质押担保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质押合同自质权或者质权转移给质权人占有时生效。质押合同的内容与抵押合同的内容基本相同。专利权质押合同的当事人包括出质人和质权人。 二、已经到期的债权可以质押吗 到期债权是可以出质的,满足债权质押的条件即可。根据质权设立的一般原理,普通债权质押设定应具备的条件有: 1、质押人与质权人订立书面的质押合同; 2、权利质权的设定应当公示; 3、质押人应当其质押的债权的债务人发出通知书,通知第三债务人该债权已质押的事实,并且明确质权人有保全质押债权的权利。 三、担保物权是否就是抵押权? 抵押权属于担保物权中的一种,担保物权还包括质权、留置权。《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六条规定,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三百八十八条规定,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