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事前评估的方式不包括
释义
    不包括自行评价。
    1.征询法。征询法,即邀请部分消费者对备选的几套方案发表意见,选出一个可以得到普遍接受和相对理想的方案。征询法的优点是结论客观,参考价值高。
    2.试验法。试验法,即选择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对备选方案进行短期试验性实施。有时可通过变换规模、水平、媒介、时机等了解消费者的不同反应变化,在现场记录和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实施方案。
    一、评估对象 政策或项目名称及概况、资金构成、绩效目标等。
    二、事前绩效评估的基本情况 评估程序、方式、方法。
    三、评估内容和结论
    (一)立项必要性。
    1.主要的立项依据。如:相关政策;职能和规划等。同时,明确依据的时效性。
    2.政策和项目的现实需求。政策、项目所针对的问题:当前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政策实施后将解决哪些问题等。
    3.是否有确定的服务对象或受益对象。
    4.可替代性。政策、项目是否可通过市场替代;是否属于非竞争领域,是否具有公益性属性;财权与事权是否匹配,是否应由本级财政保障或市、区(县)分担是否合理;(二)投入经济性。
    明确细化资金测算并在各子项中分解。资金测算应尽量明确标准、单价、数量等。
    (三)绩效目标合理性。
    1.明确总体目标和分年度目标。
    2.政策目标稳定性和持续性,如,政策总体执行期限、政策当前所处阶段以及政策后期逐步退出安排等。
    3.明确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
    (四) 实施方案可行性。政策项目是否有具体的操作方案或实施细则。对可能遇到 的技术风险、协调风险、政策风险、组织风险、资金风险等是否有应对举措。 是否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
    (五)筹资合规性。
    1.财政性资金支持方式及相关配套经费保障渠道的可行性。
    2.如果有负债,是否符合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相关规定。
    3.按规定需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和债务风险评估的,应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和债务风险评估。
    (六)总体结论。
    四、评估的相关建议 对政策项目的建议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阐述评估工作基本前提、假设、报告适用范围、相关责任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
    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和具体情况,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等方法进行证据保全,并制作笔录。
    在符合证据保全目的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选择对证据持有人利益影响最小的保全措施。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