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关系确定的程序
释义
    1、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劳动关系建立。
    2、事实劳动关系可参阅《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一、劳动关系的界定标准
    认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最直接的认定标准就是看双方之间是否签订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
    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判断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双方是否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2)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3)用人单位是否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
    《劳动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
    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劳动者在实现劳动过程中理所当然地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双方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
    2、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者只有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才能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关系,没有劳动过程便不可能形成劳动关系。
    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劳动关系具有排他性。劳动关系只能产生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者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不能称之为劳动关系。同时,作为自然人的劳动者,一般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当然现在法律并没有禁止双重法律存在。
    4、劳动关系的存在以劳动为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是为了实现劳动过程,为社会生产或社会产品提供服务。
    5、劳动关系具有国家意志和当事人意志相结合的双重属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