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流程具体是什么呢 |
释义 | 1、 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5、宣判 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区分对待: 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民事诉讼庭审程序流程 民事诉讼庭审流程: 1、确定是否要公开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2、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3、开庭审理时,核对案件基本情况,询问是否提出回避 4、进行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宣读鉴定意见;宣读勘验笔录。 5、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增加诉讼请求。 6、依照顺序进行法庭辩论。 7、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无法当庭宣判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民事诉讼庭审程序流程详细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开庭流程和普通程序的开庭流程是一样的,主要包括有开庭前的准备和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法庭调解,休庭、评议和宣判。简易程序是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的一种诉讼程序,一般情况下只适用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指定的地点或者他的住所、所在单位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该内容由 尹利兵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