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敲诈勒索行为? |
释义 | 敲诈勒索指的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数额较大的,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诈勒索行为怎样认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1、行为人以将要实施的积极的侵害行为,对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进行恐吓。或毁坏财物,也可以是损坏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已揭发隐私及违纪违法等相威胁;要侵害的对象可以是财务所有人,持有人或者管理人,也可以是与他们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 2、行为人扬言将要危害的对象,可以是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也可以是与他们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 3、发出威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4、威胁要实施的侵害行为有多种。既可以向被害人当面实施,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或者他人转达等其他方式实施,但只要被害人知道即可。 上文中为大家带来了敲诈勒索的四种行为方式,实践中只要遇到上述的情形之一,再满足法律规定的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那么就可以依法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