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决生效后多长时间可以更改抚养权 |
释义 | 根据法院判决后,变更子女抚养权归属可以随时通过协商或向法院诉讼进行。变更抚养权的情形包括:一方因疾病或伤残无力抚养子女;一方不尽抚养义务、虐待子女或对子女健康有不利影响;十周岁以上子女愿意与另一方生活且该方有抚养能力;以及其他正当理由。 法律分析 没有时间限制。法院判决后,如果出现可变更抚养权情形的,可以随时通过协商或者向人民法院诉讼,变更抚养权归属。 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拓展延伸 抚养权变更的程序和要求 抚养权的变更程序和要求根据不同的司法管辖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需要以下步骤和要求。首先,申请人需要向法院提出抚养权变更的申请,提交相关的申请文件和证据支持。法院将会召开听证会,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证词,并考虑孩子的最佳利益。在决定抚养权变更的问题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孩子的意愿、父母的能力和行为、家庭环境等因素。如果法院决定变更抚养权,会发出相关的判决书,并通知相关当事人。一旦判决书生效,抚养权的变更将正式生效。当然,具体的程序和要求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咨询。 结语 根据法院判决,变更抚养权需符合一定条件,如严重疾病、虐待行为等。变更程序需向法院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文件和证据。法院将召开听证会,综合考虑孩子意愿、父母能力等因素,最终作出决定。判决书生效后,抚养权正式变更。具体程序和要求需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咨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五条 民政部门进行收养评估后,可以依法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收养。收养关系成立后,民政部门与未成年人的监护关系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