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报案后是否可以取消案件? |
释义 | 报案后可以撤案,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审查立案材料时,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情节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应当撤销案件,并通知控告人不立案的原因。控告人如不满意,可申请复议。 法律分析 报案后可以撤案。按照我国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有关规定,立案以后,如果经过侦查,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或者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等等,应该撤销案件。 法律客观: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立案的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拓展延伸 如何撤销已经报案的案件? 要撤销已经报案的案件,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首先,与报案机关联系,说明您的意愿并提供相关理由。其次,提供有力证据来支持您的撤销请求,例如证人证言、相关文件或其他证据。第三,与涉案方进行沟通,尝试达成协议以撤销案件。如果无法达成协议,您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如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寻求法律途径来撤销案件。请注意,具体的撤销程序可能因地区和案件性质而有所不同,建议您咨询当地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结语 在我国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中,根据相关规定,报案后可以撤案。如果经过侦查后发现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认定为犯罪,或者已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等情况,应该撤销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立案材料应当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才立案,否则不予立案,并通知控告人不立案的原因。如果您希望撤销已报案的案件,可以与报案机关联系,提供相关理由并寻求协议解决。如无法达成协议,您可以咨询法律专业人士,采取合适的法律途径来撤销案件。具体程序可能因地区和案件性质而异,请咨询当地法律专业人士获取准确指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三节 开庭审理 第一百四十五条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三百三十七条 和解协议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案件的基本事实和主要证据; (二)犯罪嫌疑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真诚悔罪; (三)犯罪嫌疑人通过向被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涉及赔偿损失的,应当写明赔偿的数额、方式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撤回附带民事诉讼; (四)被害人自愿和解,请求或者同意对犯罪嫌疑人依法从宽处罚。 和解协议应当及时履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