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物业管理合同有哪些内容? |
释义 | 依据我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规定,物业管理合同是无名合同的一种,其主要规范的是物业管理关系双方当事人就特定物业的管理事项而合意设定的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而言,物业管理合同的主要条款由以下方面构成: (一)当事人和物业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对双方当事人的资格认定以及对物业管理活动的标的物的基本情况作出确认和记载。 (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物业所有人或使用人支付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相应服务的条款。这是物业管理合同最为重要的条款,具体内容又因为管理事项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差异,一般有以管理服务为主的物业管理和出租经营与委托管理并重的区分。 (三)物业管理服务事项和服务质量。这一般除了由当事人自行约定以外,各地的地方性规章也大都进行了底限性规定,但各地规定的情况参差不齐,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1)火警防范; (2)清洁维护; (3)公共设施维修; (4)花木整理等。 (四)物业管理服务费的标准和收取方法。物业管理合同皆为有偿合同,因而价金和酬金条款是其自然的主要条款。 (五)物业管理服务用房的使用、管理和费用分配办法。 (六)维修费用的收取和使用条款。维修费用一般独立与物业管理服务费独立开来,其收取方式主要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一般。 (七)合同的有效期限。合同的终止事项及合同终止后相关事宜主要是物业资料的移转。物业管理服务的终止与一般合同的终止存在差异,物业管理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一般不允许随时随意解除合同,如果一方提出要在合同期限内解除合同,就必须依据合同的具体条款进行协商,协商一致或由法院、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八)违约责任、解决纠纷的途径。物业管理关系虽然仅在物业所有人使用人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发生效力,但由于物业管理关系存在特殊性,物业所在地居委会、城建部门和相关市政部门也对其享有一定行政管理和监督的职能,因而物业管理关系的纠纷解决及关系结束也与其他合同存有差异。 物业公司的服务是针对小区的全体业主的,并不是单纯的为业主委员会的这几个工作人员进行服务的,因此,像是签物业服务合同的这件事情,就不可以不尊重业主的意见,最起码也应该有一半以上的业主参加,或者快到期之前就采用书面形式去征询业主的意见。 一、物业产生纠纷怎么处理 (一)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协商解决 《物业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业主、业主委员会及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可以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和物业管理合同的约定,自愿平等地进行磋商,进而解决管理纠纷。 (二)由第三人协商解决 一般第三人调解可分为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发生纠纷后可以将纠纷提交给第三人,由第三人来主持双方进行协商,促成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 (三)提交仲裁机构仲裁 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发生纠纷后,根据我国《仲裁法》的相关内容规定,依照物业管理合同中仲裁条款或纠纷发生后自愿订立的仲裁协议,双方可将纠纷提请有管理权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以解决纠纷。 (四)投诉 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发生纠纷时,业主可以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规定,向其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五)提起诉讼 业主通过以上四种方式仍无法解决纠纷时,可将纠纷诉至法院或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以解决纠纷。 (六)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能满足业主,可以更换物业管理公司 《物业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广大业主有权选聘、解聘物业服务企业。因此,作为小区的真正主人,广大业主有权重新选择物业管理公司为其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