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过错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医疗过错责任应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划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行政处罚。专家鉴定组根据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划分为完全、主要、次要和轻微责任。医疗事故赔偿规定根据过错责任大小划分为100%、60%-90%、10%-40%和10%。条例的实施有助于处理医疗事故、保护医患双方权益、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和推进法治化进程。 法律分析 一、如何划分医疗过错责任? 划分医疗过错责任应当严格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来进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因为过错导致医疗事故、造成患者医疗损害的,医疗机构一方面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也需要承担医疗卫生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国务院制定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四)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二、确定医疗事故赔偿规定是什么? 故确定赔偿时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过错责任大小来划分:医疗机构负全部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0%;负主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60%-90%;负次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40%;负轻微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 针对新形势下科学、公正处理医疗事故的要求,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事故处理工作中的职责,将行政处理与司法程序严格区分开来,有利于及时、妥善处理医疗事故,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了对医疗机构的社会监督,使医疗机构增强责任感,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医疗质量,有效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相信条例的公布实施对于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当代的社会,划分医疗机构的过错责任比例是非常的重要的,比如说如果诊疗人员的行为直接的导致的损害后果的发生,那么应当承担的是完全责任,也就是医疗机构需要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结语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过错责任的划分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因过错导致医疗事故和患者损害时,除了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外,还需要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该条例的实施有助于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和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赔偿规定根据医疗机构过错责任的大小来划分,以确保公正合理。该条例的实施将有助于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第二十七条 对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除按照规范用于诊断治疗外,不得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等。 (五)发现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