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送钱给中间人是否合适? |
释义 | 本文讲述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和介绍贿赂罪的区别以及介绍贿赂罪既遂标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而介绍贿赂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在主观方面,介绍贿赂罪属于故意,即明知是为受贿人或行贿人牵线搭桥,促成贿赂交易。在客观方面,介绍贿赂罪表现为在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进行联系、沟通关系、引荐、撮合,促使行贿与受贿得以实现的行为。 法律分析 如果接受请托的人是国家工作人员,很可能涉及受贿罪等罪名,那么这个中间人可能也涉及受贿罪的共犯,或者构成介绍贿赂罪。介绍贿赂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提供贿赂介绍,情节严重的行为。在主观方面,介绍贿赂罪属于故意,即明知是为受贿人或行贿人牵线搭桥,促成贿赂交易。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有什么区别 二者区别如下: 一、侵犯客体不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体就是该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介绍贿赂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公职人员及其他公务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二、主体不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及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介绍贿赂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二、介绍贿赂罪既遂标准 介绍贿赂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介绍贿赂罪在主观方面属于故意,即明知是在为受贿人或者行贿人牵线效劳,促成贿赂交易。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进行联系、沟通关系、引荐、撮合,促使行贿与受贿得以实现的行为。 拓展延伸 怎么样才算是介绍贿赂罪 介绍贿赂罪构成要件如下: 1、对象要素,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管理活动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 2、客观要素,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在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进行沟通、撮合,促使行贿与受贿能够实现的行为; 3、主体要素,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素,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结语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在侵犯客体、主体、介绍贿赂罪既遂标准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两者均涉及国家公职人员及其他公务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问题。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条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