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甲乙在合同中约定诉讼时效
释义
    甲乙在合同中约定诉讼时效的行为是合法的。法律对于合同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民法典》中。民法典对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如下:
    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期限届满的,民事法律行为生效。
    第一百三十七条 民事权利可以附期限。权利人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约定行使民事权利的期限。权利人在该期限内不行使权利的,视为放弃权利。
    因此,甲乙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诉讼时效,即双方应在约定的期限内行使权利。如果在约定的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则视为放弃权利。民法典中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诉讼时效期限,因此双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协商确定一个合适的期限。
    在合同中约定诉讼时效可以避免双方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限内错过行使权利的机会,有助于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然而,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没有约定诉讼时效,法律仍然会有一个默认的诉讼时效,通常是三年。在这个默认的诉讼时效内,如果一方在权利受到侵害后三年内不行使权利,法律将不再保护其权益。
    
     该内容由 陈德文律师 和 微办案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