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骗取出口退税指的是什么 |
释义 | 骗取出口退税是指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国家对出口企业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即在企业产品出口后,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出口收汇单证等,将其所缴纳的税款再退还给该企业。骗取出口退税是单位或者个人利用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税收,导致国家税款流失,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假报出口行为主要有几种情形: 1.虚构已税商品出口的事实; 2.虚报出口货物退(免)税计税依据; 3.以低退税率商品虚报高退税率商品出口; 4.采取伪造、涂改等不正当手段,提供虚假出口货物退(免)税凭证; 5.骗取出口货物退(免)税资格; 6.其他假报出口的手段。 其他欺骗手段包括,利用非法的银行账户、证明等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 骗取出口退税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刑法》第二百零四条【骗取出口退税罪】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没有直接骗取出口退税,而是协助他人骗取出口退税的,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也明确了法律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第五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义务人自缴纳税款之日起1年内,可以申请退还关税,并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海关说明理由,提供原缴款凭证及相关资料: (一)已征进口关税的货物,因品质或者规格原因,原状退货复运出境的; (二)已征出口关税的货物,因品质或者规格原因,原状退货复运进境,并已重新缴纳因出口而退还的国内环节有关税收的; (三)已征出口关税的货物,因故未装运出口,申报退关的。 海关应当自受理退税申请之日起30日内查实并通知纳税义务人办理退还手续。纳税义务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办理有关退税手续。 按照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退还关税的,海关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退税。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