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权质押的定义及操作指南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股权质押的概念、大股东提前解除质押的真实原因以及股票质押的风险。股权质押是指权利人将其拥有的股权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融资方式。大股东提前解除质押的真实原因包括上市公司提前归还了贷款或解除了贷款担保,以及有大股东或关联公司进行股权置换或反担保让银行将股份全部解除质押。股票质押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利率波动风险、履约保障不足风险、提前购回风险和违约处置风险。 法律分析 作为权利的股权只能作为质押,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股份)都可以进行质押。对于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需要到工商部门办理备案登记,而对于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则需要到交易所办理登记。如果没有进行登记质押,那么债权人将无法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一、大股东提前解除质押的真实的原因? 有大股东或者关联公司进行股权置换,或者反担保让银行将股份全部解除质押。解除股权质押有两个原因: 1、上市公司提前归还了贷款,或者解除了贷款担保,银行提前将股份全部解除质押。 2、有大股东或者关联公司进行股权置换,或者反担保让银行将股份全部解除质押。 二、股票质押有哪些风险 股权质押是权利质押,既包括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质押,也包括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质押。 股票质押的风险都有: (1)市场风险。 (2)利率波动风险。 (3)履约保障不足风险。 (4)提前购回风险。 (5)违约处置风险。 拓展延伸 股东权利出质是什么? 股权出质,顾名思义,就是将公司的股权出质出去,所谓出质,“出”指的是向外,“质”指的是质押。出质的对象是公司的股权。指的是将股权作为担保方式进行质押的行为。股权质押,很多人比较陌生,一般来说,对于估值比较高的企业,也就是企业经营状况比较良好的企业,在股东遇到资金需求的时候,可以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作为担保获取银行等金融部门的授信,获得资金。股权质押,说白了就是一种担保方式,因为股权的特殊性,股权不能进行抵押,只能设定质押。股权质押指的是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简而言之,出质人因为资金需求而将其拥有的公司股权进行质押而获得资金的行为。如债务清偿期届满,债务人无法清偿债务,则质押权人可以通过处分该质押的股权获得清偿。 结语 作为权利的股权只能作为质押,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股份)都可以进行质押。对于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需要到工商部门办理备案登记,而对于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则需要到交易所办理登记。如果没有进行登记质押,那么债权人将无法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大股东提前解除质押的真实的原因有两个:1、上市公司提前归还了贷款,或者解除了贷款担保,银行提前将股份全部解除质押;2、有大股东或者关联公司进行股权置换,或者反担保让银行将股份全部解除质押。股票质押的风险都有市场风险、利率波动风险、履约保障不足风险、提前购回风险、违约处置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七条设立质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质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三)质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四)担保的范围;(五)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方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