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二个月没发工资算拖欠吗? |
释义 | 拖欠工资是单位无故不按期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根据《劳动法》,工资应当按月支付,超过30天构成拖欠。遭遇拖欠工资可协商索要,如不成可投诉、仲裁或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法律分析 两个月没发工资是拖欠工资。 拖欠工资全称是无故拖欠工资,即单位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情形而不按期或者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 遭遇拖欠工资,可以和单位协商索要,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还可以通过仲裁、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的方式索要工资。 拓展延伸 劳动法中对工资拖欠的界定及应对措施 根据劳动法,工资拖欠是指雇主未按时支付员工的工资。在劳动关系中,工资是员工的合法权益,雇主有责任按时支付。工资拖欠可能给员工造成经济困难和心理压力。为应对这种情况,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与雇主进行沟通,明确工资支付情况,并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如果沟通无果,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寻求法律保护。劳动监察部门将调查并采取必要的行动来保护员工的权益。此外,员工也可以寻求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拖欠的工资。在面临工资拖欠问题时,员工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并积极采取行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结语 工资拖欠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对员工造成经济和心理压力。员工应与雇主沟通并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如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寻求法律保护。法律援助和追讨工资也是可行的途径。员工需了解自身权益,并积极采取行动,捍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