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明确法律规定的偷税行为及其手段
释义
    偷税罪的行为手段包括伪造账簿、私设账外账、假借发票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1条,虚假纳税申报或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将受到刑事处罚。对于扣缴义务人采取类似手段的,也将受到相应处罚。暴力或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将面临更严重的刑罚。
    法律分析
    法律明确规定的偷税罪的行为手段有:
    1.伪造、变造账簿、记账凭证;
    2.私设“小金库”,建立账外账;
    3.多行开户、隐瞒收入;
    4.假借发票、偷漏税款;
    5.多列支出、少列收入,以假乱真;
    6.虚假纳税申报。法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第二百零二条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拓展延伸
    偷税行为的法律规定及打击手段
    偷税行为的法律规定及打击手段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税收法规的行为进行明确规定,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打击和制裁。在我国,偷税行为被视为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涉及的法律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打击手段主要包括加强税务管理,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加大对偷税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力度,加强税收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的税法意识和合规意识,减少偷税行为的发生。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维护税收秩序,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正常运转。
    结语
    合理有效的税收征管是维护国家财政稳定的重要保障。针对偷税行为,法律明确规定了多种手段,包括虚假申报、账外账、偷漏税款等,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通过加强税务管理、提高纳税人的合规意识,我们可以有效打击偷税行为,维护税收秩序,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正常运转。同时,加大对偷税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力度,将有力遏制这一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零七条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八条 本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范围以外的临时减征或者免征关税,由国务院决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