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履行承诺的法律后果 |
释义 | 一、不履行承诺的法律后果 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届至时,明确表示将不履行债务的,将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2、债务人承担违约责。 3、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债务。 4、在双务合同中,债务人表示拒绝履行后,不得以同时履行抗辩权作为抗辩。当债权人有先履行义务时,债权人有权拒绝自己的履行。 二、如何理解拒绝履行行为? 履行不能 合法有效的合同、约定的义务、因不可抗力或标的灭失或行政干预等,造成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如: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签订后,因合同约定的工程项目被政府撤销,合同约定标的不存在,即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为履行不能。 履行迟延 合法有效的合同、约定义务的履行期限、届满没有履行,如:货物买卖合同,约定卖方2月1日交货,但逾2月2日,卖方仍未交货,但没有表示不交货,3月10日交货,即为履行迟延。 拒绝履行 合法有效的合同、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不履行约定义务;房屋买卖合同中,产权人按约定交付了房款,但开发商到交房期后不交房,经产权人催促,表示不卖该房屋了,即拒绝履行。 受领延迟 合法有效的合同、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按约定履行义务、负有接受履行义务权利的一方、不按约定(逾期)接受相对方的履行,如:货物买卖合同交货方按约定将货物运抵收货方,但收货方在约定的期限内不接收货物,即受领延迟。 不完全履行:负有合同义务一方、只部分履行了合同义务,逾期仍履行全部义务,如:车辆买卖合同中,约定经销商3月5日交车,且约定车辆内饰座椅加装安全气囊,但3月5日交车后,其车辆内饰座椅并未加装安全气囊,即为不完全履行。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现在如果双方当事人已经在协商一致,完全自愿的情况之下签订相关的合同,并且合同是合法有效的,那么就需要履行合同的义务。如果说其中一方当事人通过明确的意思表示拒绝履行义务,对于对方当事人来说的话就拥有了追求违约责任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