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追诉时效期限如何确定
释义
    追诉期限一般从犯罪行为之日起计算,但对于连续或继续犯罪,追诉期限从犯罪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内再次犯罪,前罪追诉期限从后罪行之日起计算。追诉期限可在以下情况下延长:逃避侦查或审判、被害人提出控告被拒绝立案、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需核准。
    法律分析
    一般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是这样。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例如:对于非法拘禁罪,属于典型的继续犯,在非法使他人失去人身自由时,成立犯罪既遂,在非法拘禁状态结束时犯罪终了。因此非法拘禁罪的追诉时效应当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如果,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另外,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追诉时效延长:
    1、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3、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拓展延伸
    追诉时效期限的计算方式及注意事项
    追诉时效期限的计算方式及注意事项主要涉及刑事诉讼中的时间限制。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追诉时效期限的起算时间主要根据犯罪行为的发生时间来确定。一般情况下,追诉时效期限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例如,对于连续犯罪或者多次犯罪的情况,追诉时效期限的起算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此外,还需要注意追诉时效期限的中断和延长情况,例如被告人逃亡、服刑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追诉时效期限的中断或延长。因此,在具体案件中,律师需要仔细研究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准确计算追诉时效期限,以确保诉讼权利的有效行使。
    结语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追诉时效期限的计算方式及注意事项需要根据犯罪行为的特殊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追诉时效期限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但对于连续犯罪或多次犯罪的情况,起算时间可能不同。此外,追诉时效期限的中断和延长情况也需要考虑。律师在具体案件中应仔细研究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准确计算追诉时效期限,以保障诉讼权利的有效行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5: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