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期间的工资待遇 |
释义 | 劳动仲裁期间,是否需要上班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仲裁请求不涉及解除劳动关系,则应继续上班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如果请求包括解除劳动关系,则无需上班。若单位不安排员工上班,员工需取得证据证明单位未安排上班,方可不上班。单位仍需按月支付员工基本工资,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劳动仲裁申请时效期间为一年,超时未申请的除非有正当理由,否则不予受理,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法律分析 一、劳动仲裁期间可以不上班吗 可不可以不上班,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区分的。 第1、如果劳动仲裁的请求不涉及解除劳动关系,一般来讲是应该继续上班的,因为不涉及解除劳动关系的话,你依然是公司员工,需要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第2、如果劳动仲裁的请求中包括解除劳动关系,就不需要继续去上班。 二、劳动仲裁期间单位不要上班该怎么做 员工在劳动仲裁期间,单位不安排员工上班,那么在劳动关系没有解除之前,员工需要按时到单位上班。 如果单位不安排员工工作,那么员工需要取得证据,在存在证据证明单位未安排上班,是可以不用去上班的。 但是单位需要按月支付员工期间的基本工资。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结语 劳动仲裁期间是否可以不上班,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区分。如果仲裁请求不涉及解除劳动关系,一般应继续上班,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如果请求包括解除劳动关系,则无需上班。单位不安排员工上班时,员工需取得证据证明,并按月支付基本工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规定,单位停工、停产一个支付周期内,应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支付周期,如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则劳动报酬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法律依据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超时未申请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除非有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