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肯定说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
释义 | 罪刑法定原则,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这种行为处以何种刑罚,必须预先由法律明文规定的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派生原则就是明确性原则。那么,坚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金融诈骗罪构成要件的观点是否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呢? 目前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金融诈骗罪是否把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构成要件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否定说、肯定说及具体分析说。否定说认为,我国刑法在第一百九十二条和第一百九十三条写明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在其他金融诈骗罪条文中未写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并不是立法的疏漏,相反清楚地表明了立法者的本意是否定其他金融诈骗罪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各该罪的构成要件;肯定说又分为明示型肯定说与暗含型肯定说,前者即在金融诈骗罪的8个罪名的概念界定中,无一例外地表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后者即在界定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之外的5个罪名的概念时,并没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之表述,而是在认定这些犯罪时才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区分罪与分罪的界限表述出来;具体分析说认为,金融诈骗罪的构成一般应以非法占有作为主观要件,但部分金融诈骗罪的构成可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构成要件。 我们认为,肯定说是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原因是:第一,从罪刑法定的明确性原则来看,既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认定犯罪时就不得附加法条之外的任何内容。第二,从立法表述上来看,虽然该类犯罪的法条中都使用了诈骗一词,但是,我们不能得出结论:凡是诈骗型犯罪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原因是,诈骗型犯罪既有自然犯,又有法定犯,作为自然犯的诈骗罪理所当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作为法定犯的诈骗罪应当说其徒有诈骗之虚名,实质上是以诈骗为手段而侵犯和破坏行政(经济)管理制度的犯罪。就金融诈骗罪而言,实际上是以诈骗为手段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之行政犯。因此,不能仅凭诈骗一词得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结论。第三,从罪刑法原则的宗旨与其发展演进的历程,尤其是从我国现实国情来看,肯定说是不宜提倡的。罪刑法定原则以限制司法权的滥用和保障人权为宗旨,达到这一宗旨的最重要的手段就在于法条的明确性和司法实践中严格依法办事。同时,我国现实国情表明,目前我们正处于由行政国(警察国)向法治国过渡的初始阶段,整个社会的法制观念依然相当缺乏,从形式上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坚持最严格意义上的刑法解释论。而不能仅凭经验与传统观念对诈骗任意解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