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一般代理和全权代理有什么区别? |
释义 | 代理是民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向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或接受意思表示,这些意思表示将对被代理人产生直接法律效果的民事法律行为。代理分为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在委托代理中,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可代理一切法律行为的,属于概括代理,又称一般代理或者全权代理。在民事诉讼中,代理人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授权委托,在民事诉讼中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代为进行诉讼 法律分析 代理是民法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向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或接受意思表示,这些意思表示将对被代理人产生直接法律效果的民事法律行为。代理分为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在委托代理中,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可代理一切法律行为的,属于概括代理,又称一般代理或者全权代理。 在民事诉讼中,代理人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授权委托,在民事诉讼中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代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可以分为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限依据法律规定而产生。而委托代理人是基于当事人的授权委托而行使代理权的人,像本案中老易找来为自己打官司的朱律师就是委托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分为一般代理权限和特殊代理权限。前者指代理人只能进行一般性诉讼权利的代理,如代理起诉、提供证据等。后者必须有明确授权,不能仅仅笼统地在委托代理合同中写上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否则只能理解为一般代理。我国1992年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民诉意见)第六十九条明确规定:授权委托书仅写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的,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 拓展延伸 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代理人。法定代理是由法律直接规定而产生的代理,例如在未成年人的监护方面,法律规定了监护人必须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担任,不能由其他人担任。而委托代理是由当事人自愿委托而产生的代理,例如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表自己进行签约。 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在法律性质、产生方式和权限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法定代理具有法律强制性,其行为后果直接由法律制裁;而委托代理则具有自愿性,其行为后果由代理人承担,代理人无权代表委托人从事法律行为以外的行为。 此外,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的权限也存在差异。法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对被代理人实施法律行为具有完全权力和责任;而委托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仅对委托人的利益负有相应的义务,其行为后果由委托人承担。 因此,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在法律性质、产生方式和权限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当事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代理人,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代理人在民事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代理权限分为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在委托代理中,代理人可以在授权范围内代理一切法律行为,包括诉讼活动。而诉讼代理人只能进行一般性诉讼权利的代理,如代理起诉、提供证据等。因此,在授权委托书必须具体明确授权的情况下,诉讼代理人需要有明确的授权才能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t第十三条\t被代理人依照合同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承担有效代理行为所产生的责任后,可以向无权代理人追偿因代理行为而遭受的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t第十二条\t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经开始履行合同义务的,视为对合同的追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0-12-29)\t第八十四条\t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依法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不得委托其作为诉讼代理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