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案件的撤案程序是什么?
释义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关于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规定
    行政案件办理程序规定是,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三条,办理行政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四条,办理行政案件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第五条,办理行政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行政案件的审理程序怎么规定?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2、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3、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判决。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1)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不能成立的;
    (2)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的;
    (3)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变化需要变更或者废止的;
    (4)其他应当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
    5、人民法院认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不适宜判决维持或者驳回诉讼请求的,可以作出确认其合法或者有效的判决。
    行政赔偿案件受理程序
    受理行政赔偿案件程序是:
    (一)申请赔偿与受理立案:
    1.政策法规处为我局机关行政赔偿案件的受理机构,负责对赔偿请求进行初步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
    2.请求赔偿应由请求人填写《行政赔偿申请登记表》。
    (二)审查:赔偿申请是否属于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定的赔偿范围。
    (三)行政赔偿案件的办理:承办部门应在一个月内对赔偿请求提出予以赔偿或不予赔偿的意见,连同有关材料报送政策法规处审核。
    (四)行政赔偿的执行:负有赔偿义务的司法行政机关负责赔偿决定的执行。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七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是为了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保障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正确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而制定的。
    行政案件立案后的程序是什么
    1、起诉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受理
    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诉状后,应予以审查。人民法院在七日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的,应当先予受理;受理后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
    3、审理和判决
    行政案件的第一审程序是指一审法院对行政案件进行审理应适用的程序,包括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合议庭评议和判决等阶段。
    4、执行
    行政机关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自己依法强制执行。
    
     该内容由 孙平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