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抵押债务移转需要抵押人同意吗 |
释义 | 债务转让,是需要经过抵押人同意的。 债务转让是债权债务转移的一种方式,主要是由债务人将自己的债务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 在第三人提供抵押的情况下,债务人转让债务的,除了要债权人同意外,还需要抵押人的书面同意,如果未经其同意就转让债务的,抵押人对转让部分不再承担担保责任。 一、债务承担的法律效力包括什么 债务承担的法律效力包括: 1、第三人取得债务人的法律地位,免责债务承担有效成立后,第三人成为新债务人,原债务人脱离债务关系的,第三人直接向债权人承担债务; 2、抗辩权随之转移,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辩护; 3、从债务中转移,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债务有关的债务。 债务承担是指债务人在债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将部分或全部债务转让给他人的一种方式。 二、债务转让与第三人履行有什么不同 1、协议的存在。债务人和第三人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协议,是区分债务转让和第三人履行的一个重要方式。2、协议的内容。如果协议的内容明确为转让债务,则可认定债务人和第三人之间可能发生债务转让。3、债权人的同意。 三、债务承担协议什么时候生效 债务承担,是指在不改变债的内容的前提下,债权人、债务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转让债务的协议,将债务全部或部分移转给第三人承担的法律事实。 债权转让的,须通知债务人务转移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须有有效债务存在。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转让的前提,债务自始无效或者承担时已经消灭,即使当事人就此定有转让合同,也不发生效力。被转移的债务应当具有可转移性。不具有可转移性的债务,不能够成为债务承担合同的标的。第三人须与债务人就债务的转移达成合意。债务转让须经债权人的同意。只有征得债权人的同意,原合同义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转让合同义务的协议才能对债权人生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