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走失后多长时间可以报警? |
释义 | 失踪人员报案时间限制为24小时,未成年失踪可立即报案,但不定为失踪人口。失踪人下落不明,由关系人报案,可产生法律关系变化。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介入调查,无需等待24小时。公安机关应立即立案调查以下情形:拐卖妇女、儿童的报案、儿童失踪或未成年妇女失踪报案、成年妇女失踪可能被拐卖的报案、发现流浪、乞讨儿童可能被拐卖、有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行为、其他可能有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事实。 法律分析 24小时。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人口在失联24小时之后可以定为失踪人员。需要24小时才可以报警称人口失踪。但不到24小时的失踪未成年,也可以报警,只是不会定为失踪人口。 当在规定时间,不能取得联络时,可认定其“失联”。 公民在发现未成年失踪后,应当立即报案。根据有关规定,接报儿童失踪或被拐报警,警方会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协助家长进行寻找。若有线索表明有被拐卖嫌疑的,警方将立案进行侦查,并不需要超过24小时。 失踪特征: 失踪,是指人下落不明的情况发生。 1、是指人下落不明。 2、由失踪人的种害关系人发起, 3、可宣告失踪(诉讼),可产生失踪人的法律关系变化。根据《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审查,符合管辖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1)接到拐卖妇女、儿童的报案、控告、举报的; (2)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 (3)接到已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可能被拐卖的报案的; (4)发现流浪、乞讨的儿童可能系被拐卖的; (5)发现有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行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6)表明可能有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事实发生的其他情形的。 结语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失踪都是一种严重的情况。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人口失踪需要经过24小时才能报警。然而,对于未成年人的失踪,即使不到24小时,也可以立即报警。一旦发现未成年人失踪,公民应立即报案。警方将会迅速介入调查,并协助家长寻找。如果有被拐卖的嫌疑,警方将立案侦查,无需等待24小时。失踪是指人下落不明的情况,可以产生法律关系变化。根据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应立即立案侦查,对拐卖妇女和儿童犯罪进行惩治。无论是接到报案、控告、举报,还是发现其他可能有拐卖妇女和儿童犯罪事实的情况,警方都应立即采取行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第四十条__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第四十一条__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 第四十二条__失踪人的财产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代管有争议,没有前款规定的人,或者前款规定的人无代管能力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第四十五条__失踪人重新出现,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失踪宣告。 未成年人失联报警,公安机关应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