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时间限制是多久? |
释义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通常在10天内完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勘查现场、委托鉴定,并在20天内完成检验鉴定。根据民法典规定,车辆使用人一般负有赔偿责任,但车辆所有人在出借或出租时需履行注意义务。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包括当事人、车辆、道路、事故事实、证据分析和责任划分等内容。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会在10天内完成责任认定,无需过多担心时间问题。 法律分析 一、发生交通事故交警多久定责? 一般情况下是10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当事人生理、精神状况、人体损伤、尸体、车辆及其行驶速度、痕迹、物品以及现场的道路状况等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五日内指派或者委托专业技术人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检验、鉴定应当在二十日内完成; 需要延期的,经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十日。检验、鉴定周期超过时限的,须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勘察现场5日内委托鉴定,检验鉴定的时间一般20日内,特殊情况可以延长10日,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5日内出具事故认定书。所以事故认定总的时间最长不超过40日。 根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千二百零九条,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该条的规定,一般而言,发生交通事故,原则上应当由车辆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因为在出租或出借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够控制机动车运行的是使用人而非所有人,运行的利益也是由使用人获得的。因此,将机动车交由他人使用后,使用人因对车辆具有直接的运行支配力并享有运行利益,因而成为承担责任的主体。所有人原则上对使用人造成的交通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车辆所有人在出借或出租车辆时须履行一定的注意义务,有义务确保使用人有驾驶资质,且车辆没有明显的影响安全运行的瑕疵。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的基本情况; (2)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 (3)交通事故证据及形成原因的分析; (4)当事人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 我们国家一旦发生了交通事故,就需要对于交通事故所产生的损害进行赔偿,至于应当承担多大的赔偿比例,需要由交警部门的人员作出责任认定。也不需要太担心时间问题,一般10天之内就可以完成责任认定。 结语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保障受害人权益的重要环节,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警部门应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如需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完成认定书。根据相关规定,整个认定过程最长不超过40日。同时,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机动车使用人一般承担赔偿责任,而车辆所有人有义务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因此,在交通事故中,责任认定的及时进行对于受害人的赔偿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与司法机关、保险机构等有关部门间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信息化水平。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四节 检验、鉴定 第五十七条 重新检验、鉴定应当另行委托鉴定机构。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保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