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营业利润和净利润
释义
    营业利润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营业利润等于主营业务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再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金额。
    是企业最基本经营活动的成果,也是企业一定时期获得利润中最主要、最稳定的来源。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已对营业利润进行了调整,将投资收益调入营业利润,同时取消了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的提法,补贴收入被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利润减营业外收支调整即得到利润总额。
    净利润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
    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存,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二者区别:
    1、计算公式不一样。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其他收益+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
    (2)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定义不一样。
    (1)营业利润是企业最基本经营活动的成果,也是企业一定时期获得利润中最主要、最稳定的来源。
    (2)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第七条 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八条 经营者定价的基本依据是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6: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