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释义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单位作为犯罪主体也会受到处罚,但如果在提起公诉前主动支付劳动报酬并承担赔偿责任,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如果在法院判决或裁定后仍拒绝支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法律分析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是指行为人有能力支付劳动报酬却不支付,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是单位作为犯罪主体触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处罚。在未造成严重后果且在提起公诉前主动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且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如果在法院判决或者裁定行为人应当支付劳动报酬,但行为人仍旧拒绝支付的,则成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拓展延伸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探究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用人单位或个人拒不按照劳动合同或法律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行为,属于一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对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行为,法律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刑罚。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幅度,包括罚金、拘役和有期徒刑等。同时,法律还规定了对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追诉时效和证据要求等相关规定。对于此类犯罪行为,司法机关会依法进行调查、起诉和审判,并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结语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一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此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和刑罚。根据犯罪情节轻重,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幅度,包括罚金、拘役和有期徒刑等。司法机关将依法调查、起诉和审判此类犯罪行为,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请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同时遵守法律规定,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