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诉讼多久调解一次 |
释义 |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调解的时间一般情形下为七天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行政诉讼的过程中,不是所有案件都能够调解,只有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才可以调解。 一、起诉费和诉讼费是否是一回事 起诉费和诉讼费不是一回事。 收取方不同诉讼费是指当事人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程序应当缴纳的费用。律师代理费是指律师为委托人代理法律事务应当收取的报酬。交纳范围案件受理费包括: 1、第一审案件受理费; 2、第二审案件受理费; 3、再审案件中,依照相关规定需要交纳的案件受理费。 下列案件不交纳案件受理费: 1、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 2、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驳回上诉的案件; 3、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案件; 4、行政赔偿案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交纳案件受理费。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1、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2、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诉,第一审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又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二、动迁款起诉怎么写家庭 动迁款是对住宅的补偿,应该按户数进行分摊。拆迁补偿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原房的经济补偿,二是拆迁人口的安置补偿。对于房屋的补偿款只能由所有权人和共有权人享有,有户口在并不表示就是共有人。而对于安置补偿,可以根据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具体安置补偿情况来确定,首先,家庭内部对安置补偿有约定的,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一般应予以遵从。若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则应根据三项原则进行分配:一是一人一份,均等分割。这样做,一方面考虑到平等、公平合理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承租人和同住人对补偿款是共有的法律关系,原则上也应平均分割;二是适当照顾老年同住人及缺乏经济来源的同住人。对于动迁分配所涉及的纠纷起诉时,其行政诉讼时效为六个月。其起诉程序和一般的民事诉讼程序是一样的,动迁补偿款分配案件诉讼程序如下:准备诉状和证据,交到法院;法院审查后,符合法律规定,安排调解;调解不成,通知开庭审理;法院依据审理情况作出判决;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在十五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是什么呢 二者的区别: 1、审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是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审理;而行政诉讼则是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审理。 2、法律依据不同。行政复议依据的是《行政复议法》及《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而行政诉讼则是依据《行政诉讼法》。 3、程序不同。行政复议只有一级,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只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行政诉讼则对一审法院作出判决不服还可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4、结案方式不同。行政复议可以由行政机关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调解,申请人与本申请人也可自愿达成和解;而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 5、审理的内容不同。行政复议既要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也要审查其适当性;而行政诉讼原则上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6、行政复议不收费;行政诉讼收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