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承包纠纷如何解决 |
释义 |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是指当事人间因承包土地的使用、收益、流转、调整、收回以及承包合同的履行等事项发生的争议。它既可能发生在承包土地的农民之间,也可能发生在承包土地的农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自治组织之间,还可能发生在农民和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之间。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节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行政机关依据职权侵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还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结果不服的,除法律规定的少数事项外,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协商解决是指当事人再发生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后,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磋商谈判,自行解决争议。调解是指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由当事人双方同意的第三者从中进行沟通、斡旋,使纠纷当事人自行达成解决纠纷的办法。 一、请求相关部门或他人调解解决。 土地承包经营的当事人发生纠纷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解决,也可以请求他人或者其他组织调解解决。农村相对城市而言,社会结构较为稳定,同村农民之间大多沾亲带故或为几代邻居,因此做好调解工作,更有利于化解矛盾、平息纠纷。在不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进行调解,社会效果还是显著的,其中自愿贯穿于调解的全过程,任何情况下不能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 二、与民商事纠纷以及劳动争议纠纷解决过程存在的差异 (1)尽管和解、调解程序简单,有利于及时解决纠纷,但是和解、调解并非仲裁、诉讼的必经程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1纠纷调解仲裁法》第4条规定,当事人可在和解、调解不成的情况下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经和解、调解,直接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2)就民商事纠纷的仲裁而言,当事人之间订立了仲裁协议是将纠纷交付仲裁的前提。换言之,如果当事人之间没有订立仲裁协议,在发生纠纷后,当事人就不得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也无权对该纠纷进行仲裁。而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而言,申请仲裁并不以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为前提。 (3)-般的民商事仲裁奉行或裁或审、一裁终局原则,如果当事人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庭的仲裁裁决书已经作出,那么除非出现某些特殊情况,当事人不能将其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而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当事人既可申请仲裁,也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在仲裁裁决作出之后,当事人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土地纠纷毁灭庄稼犯法不 土地纠纷毁灭庄稼是犯法的。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