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贷款诈骗罪是指什么,贷款诈骗罪怎么具体认定
释义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手段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对金融秩序和财产所有权造成严重危害。司法实践中,潜逃、挥霍、违法犯罪、改变用途、提供虚假担保等行为都可被认定为贷款诈骗罪。
    法律分析
    一、贷款诈骗罪是指什么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随着我国贷款金融业务的日益发展,诈骗贷款违法犯罪活动也随之产生并愈益严重。诈骗贷款行为不仅侵犯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财产所有权、而且必然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和其他金融业务的正常进行,破坏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因此、诈骗贷款行为同时侵犯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所有权以及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具有比一般诈骗行为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二、贷款诈骗罪怎么认定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1)贷款后携带贷款潜逃的;
    (2)未将贷款按用途使用而是挥霍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3)使用贷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4)改变贷款用途将贷款用于高风险的经济活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5)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改变贷款用途,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6)提供虚假的担保申请贷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等等情形。
    结语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编造虚假理由、使用虚假文件、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等手段,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金融机构的财产所有权,还破坏了金融秩序的稳定。司法实践中,携款潜逃、挥霍致贷款无法偿还、违法犯罪活动、改变贷款用途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等行为都应被认定为贷款诈骗罪。这种犯罪行为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