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盗窃罪的占有标准 |
释义 | 盗窃刑事案件中,只要行为人所窃取的是他人占有的财物,使自己占有他人财物,就构成盗窃罪。但行为人误以为是自己所有的财物而取走时,不构成盗窃罪;即使是自己所有的财产,行为人明知处于他人合法占有的状态而窃回的也构成盗窃罪。行为人必须建立新的支配关系,如将他人喂养的鱼放走则不构成盗窃罪。 法律分析 1、在盗窃刑事案件中,只要行为人窃取的是他人占有的财物,排除了他人对财物的支配权,从而使自己占有他人财物,就可以认定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的意图。 2、在认定非法占有时,需要考虑以下情况: (1)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所窃取的是他人占有的财物。如果行为人误以为窃取的是自己所有的财物,或者认为这些财物是被遗忘的,就不能认定为盗窃罪。但是,不能笼统地认为只要行为人误以为是遗忘物就缺乏盗窃的故意。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这些财物是为他人占有的,就应认为行为人具备了盗窃罪的故意。例如,即使行为人误以为停放在小区的自行车篮中的钱包是遗忘物而取走,也应认定其有盗窃罪的故意; (2)即使财产是行为人自己所有的,但行为人明知这些财产处于他人合法占有的状态,而窃取回来,也应认定为盗窃罪。例如,行为人通过备用钥匙将自己被某行政机关扣押的汽车偷回,应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成立盗窃罪; (3)行为人必须排除他人对财物的支配,建立新的支配关系。如果只是单纯排除他人对财物的支配,例如将他人喂养的鱼放走,就不构成非法占有的目的,不能认定为盗窃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该内容由 丁旭涛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