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离婚律师不可以全代理,离婚案件当事人无特殊情况必须亲自到庭。 一般情况下,民事案件委托律师代为诉讼的,当事人不必亲自出庭。 对于离婚案件,当事人即使对代理人进行了特别授权,也必须出庭参加诉讼。 一、对方不出庭如何离婚 离婚诉讼是涉及双方当事人身份关系的纠纷,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到庭应诉,对于人民法院正确审查双方的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以及家庭财产的具体状况等会增加一定的难度。所以说,离婚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庭。但一方属于下落不明、无民事行为能力、患重病等特殊情形的,也可以不出庭。 二、打官司时当事人可以不出庭吗 原则上是可以的。请了律师的话,不涉及身份关系,可以委托律师全权代理案件,当事人可以选择出庭也可以不出庭。如果没有请律师,那当事人是必须要自己出庭的。如果是离婚类的案件,那么不管有没有请律师,双方当事人都要出庭。 除了以下四种情形外,如委托了律师,原告可以不出庭,具体如下: 1、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无论是法定代理人还是委托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2、负有赡养、抚育、抚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3、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诉讼,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应当到庭。 三、合同纠纷必须要到庭吗 发生了合同纠纷,一方当事人起诉到法院。很多人因为双方撕破了脸,不愿再和对方见面,不愿意到庭。那么,当事人不到庭会有什么后果?是否必须到庭?这个问题要根据案件性质、双方的诉讼地位而定。被告如果不应诉,不到庭,不影响案子审理。法院可以根据原告对案件事实的陈述,以及原告提交的证据缺席审理。这里要纠正一个常见的错误观念,即大多数人认为,被告不答辩,不出庭即视为弃权,视为默认原告主张的事实和诉讼请求。这样的说法是片面的。被告不答辩、不出庭,虽然对其自身不利,但不意味着被告一定败诉。法院在此情况下仍然必须根据原告陈述和证据查清事实,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成立作出处理。原告起诉后,如果在开庭时无正当理由不到庭,那么法院会视为当事人撤诉,按撤诉处理,不再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作出判决,这种情况下诉讼费一般也是由原告承担。当然,如果当事人不愿出庭,可以委托律师出庭参加庭审,但离婚案件当事人无特殊情况的,仍应出庭参加诉讼。有一点要注意,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法庭认为,当事人不出庭对查明案件事实有影响,可以要求当事人出庭说明。在这一情况下,当事人拒绝出庭,同样可能导致对自身不利,败诉的风险增加。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