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继承权主动放弃时效多久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时效为继承开始后至遗产分割前。放弃继承的效力追溯到继承开始的时间,即继承人放弃继承的视为自继承开始就放弃继承权。放弃继承后是否可以反悔,取决于遗产是否已分割。在遗产处理前或诉讼进行中反悔时,可以根据各继承人的同意或法院判断来决定是否允许反悔。而在遗产处理后,为维护财产稳定和交易安全,不允许反悔。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继承权主动放弃时效多久 1、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时间,应当在继承开始后至遗产分割前 2、放弃继承的效力,追溯到继承开始的时间 即继承人在遗产分割前放弃继承的,视为其自继承开始就放弃继承权;不但对遗产不享有权利,对被继承人生前的债务不承担义务,而且对遗产的孳息也不享有权利。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二、自愿放弃继承可否反悔 继承人放弃继承后是否可以反悔,分两种情况考虑。 1、在遗产处理前或在诉讼进行中反悔的,因为遗产还未分割,遗产还不是各继承人的个人财产。如果各继承人同意,应允许其反悔。在诉讼中,则由法院根据其理由来决定是否允许其反悔。 2、在遗产处理后反悔的,因为遗产已分割完毕,遗产已是各继承人的个人财产。为维护财产稳定和交易安全,所以不允许反悔。 拓展延伸 继承权放弃的时效期限及相关规定 继承权放弃的时效期限及相关规定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继承权的放弃必须符合一定的时效期限。根据法律规定,继承人可以主动放弃继承权,但是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放弃。具体的时效期限根据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继承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继承权产生时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来行使放弃权。这个时效期限一般为六个月,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继承人被剥夺行为能力或者被限制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时效期限可能会有所延长。因此,在继承权放弃时,继承人需要及时了解相关的时效规定,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放弃,以确保其继承权的有效放弃。 结语 继承权放弃需遵循时效规定,民法典规定继承人应在继承开始后至遗产分割前放弃。放弃的效力追溯至继承开始时,遗产及孳息均不享有权利。《民法典》规定继承人应以书面形式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表示,否则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在60日内作出接受或放弃表示,逾期视为放弃。继承人放弃继承后反悔分情况,若在遗产处理前或诉讼中反悔,可视情况允许;遗产处理后反悔则不得。继承权放弃的时效期限根据法律规定,需在规定时间内行使放弃权,确保有效放弃继承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