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姻法是哪一年开始的 |
释义 | 1950年5月1日,婚姻相关法律开始施行。 这个法律的实行是为了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不仅体现出党对妇女儿童的特殊关爱,也是党用法律手段保护妇女权益、推动男女平等的伟大创举,揭开了中国婚姻生活的的新篇章,扛起了“破旧立新”的新中国法律拓荒者的重任。我国目前施行的婚姻相关法律是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中关于婚姻的部分。对我国公民的婚姻原则、结婚年龄、夫妻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以及离婚原则、离婚后子女的抚养等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 我国婚姻立法的基本原则有: 1、实行婚姻自由,禁止包办买卖婚姻; 2、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及其他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 3、实行男女平等,反对男尊女卑;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 5、计划生育,反对封建主义的生育观。 综上所述,这个是关系到每人、每家切身利益的独立的法律部门,也是人们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个法律部门。它是人们在婚姻、家庭关系各个方面必须遵循的准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一条 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 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