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担任企业法律顾问主要职责 |
释义 | 企业法律顾问的职责有: (1)全面负责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统一协调处理企业决策、经营和管理中的法律事务。 (2)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然后保证决策的合法性,并对相关法律风险提出防范意见。 (3)协助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企业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等。 一、执行董事和董事长有什么区别 执行董事和董事长的区别如下: 一、地位不同 董事长属于公司或机构的最高管理者,而执行董事在董事会内部接受委任担当具体岗位职务,并就该职务负有专业责任; 二、性质不同 执行董事只出现在不设董事会的有限公司,行使董事会的职权,可以不设立,而董事长统领董事会,必须选出。 三、概念不同 1)执行董事也称积极董事,指在董事会内部接受委任担当具体岗位职务,并就该职务负有专业责任的董事。执行董事是公司的职员。 2)董事长指的是一家公司的最高领导者,统领董事会。董事长也是董事之一,由董事会选出,其代表董事会领导公司的方向与策略。董事长是公司或机构的最高管理者,公司利益的最高代表,领导股东会。 四、两者的产生方式不同 1、执行董事 执行董事产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选派,一种是委任的方式。 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 2、董事长 董事长,是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的。 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长。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 董事长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检查董事会决议的实施情况。副董事长协助董事长工作,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副董事长履行职务;副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一名董事履行职务。 五、职权及作用不同 执行董事和董事长的职权均由公司章程规定。《公司法》关于执行董事和董事长的职权的规定如下: 一)执行董事的职权如下: 1、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2、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3、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4、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5、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等。 二)董事长的职责如下: 1、主持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目标; 2、监督和组织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以及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3、主持董事会的日常工作,并定期召集董事会召开董事会会议; 4、主持企业的重大决策,根据需要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或者决策层会议,做出决策。 总之,执行董事属于公司的职员,而董事长属于最高管理者,执行董事不能违背董事长的指示,不然会被废除,转设董事会。 二、董事会和经理的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章第三节的相关规定,董事会,是由董事组成的、对内掌管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的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机构,公司设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股份公司的总经理是董事会聘任的,对董事会负责,在董事会的授权下,执行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实现董事会制定的企业经营目标。总经理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公司日常业务的经营管理,经董事会授权,对外签订合同和处理业务;组织经营管理班子,提出任免副总经理、总经济师、总工程师及部门经理等高级职员的人选,并报董事会批准;定期向董事会报告业务情况,向董事会提交年度报告及各种报表、计划、方案,包括经营计划、利润分配方案、弥补亏损方案等。 三、合同管理的主要任务 1、合同签订者对招标文件进项分析和合同文本审查,并做出相应的分析报告,对合同的风险性及可以取得的利润做出评估。进行工程合同的策划,如分包合同策划,解决各合同之间的协调问题。并对分包合同进行审查。为工程预算、报价、合同谈判和合同签订提供决策的信息、建议、意见等。对合同修改进行法律方面的审查。配合企业制定报价策略,配合合同谈判。 2、合同签订后建立合同实施的保证体系,以保证合同实施过程中的一切日常事务性工作有秩序地进行,使工程全部处于控制中,保证合同目标的实现。对合同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收集合同实施的信息,收集各种工程资料,并做出相应的信息处理,将合同实施情况与合同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偏离,对合同履行情况做出诊断,提出合同实施方面的意见、建议,甚至警告。进行合同变更管理主要包括:参与变更谈判,对合同变更进行事务性处理,落实变更措施,修改变更相关的资料,检查变更措施的落实情况。落实日常的索赔与反索赔工作。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三条 利用公司名义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严重违法行为的,吊销营业执照。 第二百一十四条 公司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的,其财产不足以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二百一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