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驰名商标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
释义 | 《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规定》的主旨是明确了驰名商标的定义和认定标准。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关键词包括在中国、公众和较高商誉。公众范围应限制在与该商标相关的消费者和经营者。商标具有较高商誉可从荣誉称号、侵权情况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考虑。认定标准还包括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宣传工作、驰名记录和其他因素。符合以上条件但不必然完全符合所有条件即可认定为驰名商标。 法律分析 国家工商总局于2003年4月颁布的《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规定》第2条规定:本规定中的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该规定中的几个关键词值得我们注意,首先,“在中国”该限制符合国际知识产权的一般地域原则同时也符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要求,一件商标在中国境外驰名,但不为中国公众广为知晓,那一般也不会使其受到知识产权方面规模性的侵权损害。其次“公众”,关于公众的范围应当如何认定,我认为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并且人口众多,在民族习惯、消费理念方面存在的巨大的差异,因此将公众等同于全国人民是不科学的,而把公众控制在与该商标所标识的某类商品或服务有关的消费者和与之营销有着密切关系的经营者。比如某些品牌的机器在飞机制造业中享有极高的商誉,而平常老百姓根本没有听说过,但该品牌应当属于驰名商标。最后“较高商誉”,关于如何认定商标具有较高商誉,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该商标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包括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颁发的荣誉称号,这反映了他们对该商标的正面评价。 2、该商标被侵权的情况,制售假冒商标的制假者往往是利用消费者对该商标比较信赖的心理,采取假冒该商标的做法以获取非法利益。商标的商誉越高,其被侵权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一个商标被侵权的程度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该商标具有较高的商誉。 3、商标所指向的产品的质量、服务、诚信、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产品的上述方面反映该企业的实力及声誉,因此这也是影响商誉的一个因素。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条的规定,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还包括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该条规定的其他因素是法律设置一个兜底条款,总结实践我认为其他因素可以包括:商标在国外注册的情况,以及商标使用的贸易区域的证明;使用该商标的产品近3-5年的年产量、销售额、利润、利税数额;该商标作为无形资产反映在公司财务报表上的商标价值;使用该商标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的证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合法的调查机构出具的统计数据等等。如符合以上条件但不必然完全符合以上所有条件即可认定为驰名商标。 结语 根据《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规定》第2条,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该规定中强调了在中国的知名度、公众范围和较高商誉等关键因素。驰名商标的认定可以从荣誉称号、侵权情况和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考虑。此外,根据法律解释,还包括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宣传工作的持续程度和地理范围、保护记录以及其他因素。符合以上条件的商标即可认定为驰名商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三条 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六条 商标中有商品的地理标志,而该商品并非来源于该标志所标示的地区,误导公众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但是,已经善意取得注册的继续有效。 前款所称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2020修正):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按照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制作说明》制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