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开除和解聘的区别
释义
    解聘、辞退、开除三者都是员工离开公司的不同情况,三者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不是对劳动者的处分。解聘是员工不适应公司工作,主动申请或者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根据双方协商确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国发
    (1986)77号第二条规定:企业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经过教育或行政处分仍然无效的职工,可以辞退。
    一、公司停保把离职原因写错了该怎么办
    公司停保把离职原因写错了并不影响什么。
    事业单位自动离职后果:严重的按照旷工处理,一般情况下按照辞职处理,离职后没有经济补偿金,造成单位损失的单位还可以追究责任。但对于机关和国有事业单位来讲,辞职和离职,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意义重大。
    离职是指职工离开原职务和原工作单位的劳动法律制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离职休养,离职入校学习进修,停薪留职,这种离职不终止劳动法律关系;另一种是职工本人要求辞职被单位批准离职,被单位辞退离职、自动离职等,这种离职终止劳动法律关系。离职职工根据不同情况享受不同的待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劳动者依照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依照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依照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6、依照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公司辞退50岁的员工如何赔偿
    公司辞退50岁以上的员工,补偿标准如何确定,要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1、如果是女员工,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是50周岁,已经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的女职工,就不存在单位辞退的问题,而是终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因职工退休终止劳动合同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2、如果女职工已经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但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不符合办理退休的条件,也就是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那么用人单位仍然要按照辞退其他职工的一样标准给予经济补偿;
    3、如果辞退的是50岁以上的男职工,男职工在公司连续工作年限达到了15年,年龄达到了55周岁,也就是说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这就属于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公司要辞退,就需要给予双倍的赔偿金;
    4、如果男职工虽然已经达到了55周岁以上,但是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没有达到15年,这是属于可以辞退的情形,只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不是赔偿金。
    具体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如下:
    1、员工工作不满6个月,应给予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2、员工工作满6个月不满1年的,按照1个月工资给予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3、员工工作每满1年需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一、员工被公司辞退维护权益如下: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二、去讨要工资需要带以下资料: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或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
    2、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3、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
    4、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总的来说公司如果要辞退员工的话,应该要给予被辞退员工一定的经济赔偿,如公司违法让员工辞退,则要给予双倍的经济补赔偿。跟辞退的员工年龄无关,与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具体工作年限有关。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19: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