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 |
释义 | 工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如下: 1、一般人员工资:企业发给在本企业任职或受雇员工的工资,需要在汇算清缴结束前已经实际支付,同时企业在发放时应按规定进行了个税的代扣代缴; 2、股权激励:需要注意的是等待期内会计上计算确认的相关成本费用,不能在对应年度税前扣除; 3、残疾人工资:符合条件的可以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100%加计扣除; 4、劳务用工:如果是直接支付给员工个人的费用,要作为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可以计入工资薪金总额基数; 5、职工福利费:工资薪金总额14%内扣除,超过部分不能结转扣除。 税金的缴纳标准如下: 1、增值税:增值税是按照货物或者劳务的增值额计算的,税率为3%、6%、9%、13%或16%。增值额是指销售额扣除进项税额的差额。纳税人应当按照增值税的规定进行申报和缴纳税款。 2、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按照企业的所得额计算的,税率为25%。所得额是指企业应税所得减去减免税项目后的金额。纳税人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进行申报和缴纳税款。 3、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按照个人所得额计算的,税率为3%、10%、20%、25%、30%。个人所得额是指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减去各项扣除后的金额。纳税人应当按照个人所得税的规定进行申报和缴纳税款。 4、营业税:营业税是按照销售额计算的,税率为3%。销售额是指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所得的全部收入。纳税人应当按照营业税的规定进行申报和缴纳税款。 综上所述,以上税种的缴纳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计算方法和缴纳标准需要根据当地税收政策和税务部门的规定来确定。如果有具体的税务问题需要咨询,建议向当地税务部门或者注册会计师寻求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