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体工商户核定定额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个体工商户核定定额是指国家税务机关根据个体工商户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税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核定的其应纳税的税额。 个体工商户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分为两种,即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其中,“核定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根据个体工商户的行业性质、经营规模、营业额等情况,按照税收政策规定的最低标准或核定标准,核定其应纳税额。 核定定额包括以下方面: 1、工资标准:核定定额为国家规定的某些行业或职业的工资标准,是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的,具有合法性和规范性; 2、基本工资:核定定额中包括了基本工资的支付标准,基本工资是职工从事本职工作所应得的工资; 3、绩效工资:核定定额中可能包括了绩效工资的支付标准,是根据职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而发放的一种奖励性工资; 4、岗位津贴:核定定额中可能包括了岗位津贴的支付标准,是针对某些特定岗位的工作或者面临的特殊工作环境而发放的一种补贴性工资; 5、其他津贴和补贴:核定定额中可能包括了其他津贴和补贴的支付标准,如加班费、交通补贴、伙食补贴等。 综上所述,核定定额是国家规定的某些行业或职业的工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支付工资是合法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帐簿的;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帐簿但未设置的; (三)擅自销毁帐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四)虽设置帐簿,但帐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帐的; (五)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六)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具体程序和方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