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买卖合同纠纷起诉需要的证据材料
释义
    (一)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1、自然人应当提交记载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所、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的材料如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明、护照、港澳台胞回乡证;
    2、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提交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注册登记证书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书。
    (二)买卖合同关系以及从属的担保合同关系的证据。
    1、买卖合同、订(定)货单;
    2、邀约、承诺、数据电文;
    3、口头合同成立和生效的证据;
    4、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定金合同或者交付定金的凭证、保函。
    (三)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据。
    1、交、收货凭证;
    2、货款收支凭证;
    3、拖欠货款的证据;
    4、收货方提出质量异议的信函、检验报告、客户投诉、退货和索偿的证据;
    5、约定向第三人履行或者由第三人履行的,提交第三人关于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明以及相应凭证。
    (四)其他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一、关于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诉讼或者仲裁时效是权利人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解决争议,保护其权益而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法定期限。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尽早行使权利,尽快解决当事人间的纠纷。
    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几类特殊的争议,如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由于合同的复杂性、地域性,因此,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其他法律规定了特别时效的,依照其规定,如海商法规定的货运赔偿请求权的时效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当应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买卖合同纠纷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一)提起民事诉讼时需准备:民事起诉状,对方身份证复印件(企业则为营业执照),证据清单和证据材料。
    (二)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会在七日内决定是否受理、立案。对于不予受理的,会作出裁定书;若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三)受理立案后,会安排时间开庭审理。适用普通程序的,人民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的,经批准可以延长,并会出具延期审理通知书。
    (四)人民法院在审理结束的,会依法判决并出具民事判决书;判决书中会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
    (五)当事人若对判决不服的,可在收到判决书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7: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