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可以选择放弃对孩子的监护权吗 |
释义 | 监护权是不能放弃的,但是监护权是可以通过法院予以剥夺或者变更的。 一、精神病人的监护权如何变更 精神病人的监护权由其他具有监护能力的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进行变更。当精神病人的配偶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时,由有监护能力的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按顺序担任监护人,这是法律规定的监护权的更改;另外精神病人的监护权还可以由人民法院或其他有权指定监护人的单位、组织通过指定的方式而予以更改。 二、离婚案件中子女监护权如何执行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是他们的法定监护人。父母对未成年孩子的监护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产生的,父母双方对子女的监护权是平等的,除因死亡、或父母子女关系的依法终止、或监护权被依法剥夺外,任何人不得加以剥夺和限制。 所以,无论离婚与否,父母双方都对孩子有监护权和承担监护人义务。非因法定事由,父母任何一方都享有孩子监护权。 一般与子女分开生活的一方,通过给付抚养费和行使探望权的方式行使其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三、放弃监护权意味着什么 放弃监护权意味着监护人不再履行对被监护人的监护义务。 1、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 2、法定监护人不能随意放弃,如果放弃需要有相应的理由。根据法律的规定,父母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没有权利放弃自己对孩子的监护权的。无论离婚与否,父母双方都对孩子有监护权,并承担监护人义务。非因法定事由限制或剥夺,父母任何一方都享有孩子的监护权。 3、未成年无监护人时有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弟姐妹。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人经被监护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委会同意的。 4、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