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判后答疑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释义
    判后答疑是法院为解答当事人疑惑、减少上诉、申请再审而推出的程序,以达到服判息诉的目的。二审超过半年的案件,应向二审法院申请判后答疑。判后答疑法院会尽快安排原经办法官对当事人进行答疑。
    法律分析
    判后答疑并非诉讼法所要求的必经程序,而是部分法院推出的旨在解答当事人疑惑从而减少上诉、申请再审,达到服判息诉的目的。一般来说,二审终结超过半年的,应是向二审法院申请判后答疑(多数法院规定一审判后答疑应在上诉期内即15天内提出,二审判后答疑需在申请再审期内即原为二年现为半年内提出),实行判后答疑的法院会尽快安排原经办法官对当事人进行答疑的。
    拓展延伸
    判后答疑的法律效力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判后答疑是指在判决作出后,当事人对判决结果有疑义或需要进一步解释时,可以向法院提出疑问并要求解答的一种程序。判后答疑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判后答疑并不改变原判决的法律效力,原判决仍然具有法律约束力。其次,判后答疑可以帮助当事人更好地理解判决结果,消除疑虑,增强对判决的认同感。此外,判后答疑也有助于法院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或瑕疵,提高判决质量和司法公正性。影响判后答疑的因素包括法院的态度和解释意见、当事人提出的问题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等。因此,在判后答疑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合理提出问题,并与法院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以确保判后答疑的效果和正当性。
    结语
    判后答疑是法院为解答当事人疑惑、减少上诉、申请再审而推出的程序。它不改变原判决的法律效力,但有助于当事人理解判决结果、消除疑虑,并提高判决质量和司法公正性。当事人应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合理问题,与法院积极沟通,确保判后答疑的效果和正当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0: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