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消费者恶意投诉经营者如何维权
释义
    1、核实事实、固定证据
    在遇到顾客投诉时,企业处理投诉的相关负责人应当找到与投诉内容相关的业务部门,
    听取他们的意见,全面了解事实,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作出下一步处理方案。必须注
    意的是,有些恶意投诉事件中,企业的确存在某方面的过失,但业务的具体经办人可能会出于自我保护的原因刻意隐瞒,因此在核实事实时不能完全相信具体经办人
    的说法,还要根据投诉内容,全面的了解事实,以免被动。在核实事实时,企业不能仅仅调查案件本身事实,还需要了解背景事实,因为有些投诉是一些人别有用心
    策划的,背后往往会有推手,虽然背景事实的调查会有一定的难度,但企业必须要去努力做,一旦调查到一些线索,对恶意投诉的全面彻底结局是一条很好的捷径。
    证据是事实的表现形式,无论是调解还是诉讼,证据都是不可或缺的。但证据有时也
    是稍纵即逝的,这就需要企业必须及时的将证据固定,从而为将来解决投诉奠定基础。在处理恶意投诉时,企业应当注意收集两方面的证据:法律抗辩证据和恶意投
    诉证据。前者是指在法律层面上反驳对方诉求支持我方诉求的证据,后者则是指与恶意投诉人交涉中,反映对方系恶意投诉的证据。
    2、适时寻求公权力介入
    企业作为国家的纳税主体,在履行了纳税人义务后,也有权利享有国家对其合法权益
    的保护。特别是一些名优大型企业,他们为国家的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这些企业会更加在乎自身品牌的形象。因此往往会成为恶意投诉人选择下手的对
    象。政府的参与有时会使恶意投诉的处理事半功倍,所以企业一定要学会借助政府之力化解危机。举例来说:
    企业在调查事件背景时,如发现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敲诈,企业务必要做好证据的固定,选择适当的时候以被敲诈勒索为由请求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彻底粉碎阴谋。如果恶意投诉是由同业竞争者发起的,企业可以向相关的主管部门汇报,寻求政府出面维持竞争秩序
    恶意投诉人如果采取极端手段,在企业营业场所聚众闹事,严重影响企业经营的,企业也可以向公安部门报案,要求制止这种破坏生产经营秩序的行为。并且通过公安部门施压,要求投诉人通过有关法律程序解决纠纷。
    3、及时、主动与媒体沟通
    恶意投诉者往往会以通过媒体将事件公之于众的大棒给企业施压,而经验不丰富的企业往往迫于压力而一味迁就,但换来的不是投诉人的妥协,而是变本加厉。因此当企业已经同意根据相关法律给予投诉人合理的处理方案后,如投诉人依然不依不饶,企业必须“先下手为强”。
    企业应当主动联系欲报道投诉事件的媒体,告知事情的缘由,并出示相应的证据,要
    求媒体停止此事件的报道。如果媒体仍然要坚持报道,企业有权利要求媒体给予适当的篇幅报道企业对此事的说法、观点和态度,以免导致舆论误导公众。如媒体依
    然我行我素,作片面性报道,企业可以考虑请法律顾问向媒体单位出具律师函,告知利害关系。
    当企业自查后发现自己的确存在重要问题,而通过合理的谈判、让步、妥协都无法满
    足投诉者的要求时,企业就要丢掉幻想了。无休止的让步只会使得那些贪得无厌的投诉人得寸进尺,而无法彻底的解决问题,所以此时企业需要准备主动联系媒体、
    发出公告,如实的将企业存在的问题向公众阐明,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样做的好处有二:1、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彻底的摆脱恶意投诉人的纠缠,使问题得到
    根本解决;2、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企业勇于承担责任,获得正面的社会评价,从而实现转危为机。
    一、消费者投诉内容
    1、投诉方及被投诉方基本情况。投诉方的姓名、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被投诉方的名称、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消费者委托代理人进行投诉的,应当向消费者协会提交授权委托书;
    2、具体的投诉内容。损害事实发生的过程及与经营者交涉的情况;
    3、具体的证据。消费者有义务提供与投诉有关的证据,证明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与受损害存在因果关系。消费者协会一般不留存争议双方提供的原始证据(原件、实物等);
    4、具体的投诉请求;
    5、投诉的日期。
    二、消费者投诉不予受理的情形
    1、没有明确的被投诉方;
    2、经营者之间的争议;
    3、经营者事前已经向消费者真实地说明商品存在瑕疵等情况;
    4、争议各方已经达成和解(调解)协议并履行,且无新理由和相关依据的;
    5、消费者提供不出任何必要证据的;
    6、法院、有关行政部门、仲裁机构已受理、处理的;
    7、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应由指定部门处理的;
    8、不属于《消法》调整范围的其他情况。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8: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