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年民事案件判决结果:是否需要坐牢? |
释义 | 民事案件判决下来赔偿不起不会坐牢,但拒不执行判决涉嫌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坐牢不能赖掉民事赔偿,两者是不同的法律责任形式。民事责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刑事责任有国家强制力介入。民事赔偿以履行和给付能力为限,无能力赔偿可以变更执行方式。被判刑后仍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有遗产则用于赔偿,无遗产则责任消灭。刑事责任参照刑法,民事责任参照民法和民事诉讼法。 法律分析 一、民事案件判决下来赔偿不起要坐牢吗 1、民事赔偿不起不会坐牢,但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则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2、民事赔偿以履行和给付能力为限,如果丧失了履行或给付能力,确实赔偿不了受害人的损失,不会有刑事责任后果。但可以变更履行与执行方式。 /3、法律规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坐牢能赖掉民事赔偿吗 1、被判刑坐牢的,仍然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责任形式,在适用上,互不影响。即承担刑事责任,并不影响民事责任的承担。即便是被判处死刑,并执行死刑后,如果其有遗产的,用其遗产负担民事赔偿;没有遗产的,无法获得赔偿,民事赔偿责任消灭。 2、坐牢和民事责任所参照的法律有不同。坐牢是当事人已经触犯《刑法》相关法律规定。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介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民事责任是根据《民法典》,《民事诉讼法》等相关的民事法律规定进行衡量责任的。 3、民事判决书或调解书生效之后,对方没有及时履行相关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相关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时候,才会有国家强制力的介入。此前民事责任赔偿属于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刑事责任,从头至尾都有国家强制力的介入。 结语 民事案件中,如果被判赔偿而无力履行,不会直接坐牢,但拒不执行判决可能涉嫌犯罪。根据《刑法》规定,拒不执行判决且情节严重者可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坐牢并不能免除民事赔偿责任,两者是独立的法律责任。即使被判处死刑并执行后,若有遗产则用于赔偿,无遗产则无法获得赔偿。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参照不同的法律,坐牢是违反刑法规定,而民事责任是根据民法规定衡量责任。民事责任需要法院介入才能强制执行,而刑事责任始终有国家强制力介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 第一百六十一条 对简单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头起诉。 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请求解决纠纷。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当即审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八十五条 依照本章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其他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在依照本章程序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本案属于民事权益争议的,应当裁定终结特别程序,并告知利害关系人可以另行起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