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间借贷风险的因素都有哪些 |
释义 | 民间借贷有下列风险因素:民间借贷行为无效的风险;未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借贷合同的风险;借贷合同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风险;以及借贷的利息属于高利贷的风险等。 一、借款双方没约定利息因利率发生争议如何处理 借款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因为利率发生不同争议,在调查实践中,出于对人情因素考虑到因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说明或说明不明确,一般都视为没有利息。只要借条上或者借款合同没有写的需要支付利息,出借方还款期限内不得要求支付利息。 对于借贷双方没有规定明确利息的,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给予支持。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没有规定明确的,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人民法院不给予支持。除了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规定不明确,出借人主张索要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主要内容,并关于当地或当事人的常用交易方式等因素来确定是否需要利息。 二、目前贷款利息最高是多少? 民间借贷受约束不少,能极快地实现资金周转,但同时如果一味追求高息,则有可能不受法律保护,存在风险,那么民间借贷利息最高多少受法律保护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在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未超过年利息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息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超过年利率36%,超过的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同时,为了避免当事人约定利息过高、债务人承担利息过高的情况,司法解释规定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所以,在有息借贷中,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借贷双方约定的贷款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也就是说,民间借贷利息在36%以下是受法律保护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