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简易程序是否实行一审终审? |
释义 | 简易程序并非一审终审,适用于简单的民事案件。虽然简易程序简化了法庭调查和辩论程序,但仍需听取被告人最后陈述。基层法院可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然而,若案件存在特殊情况或当事人提出异议,法院应将案件转为普通程序审理。 法律分析 简易程序不一定是一审终审。简易程序简化了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程序,不受普通程序关于送达期限、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证据、法庭辩论程序规定的限制,但必须在判决前听取被告人最后陈述。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三日前,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自诉人、被告人、辩护人,也可以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基层人民法院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规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除外:(一)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二)发回重审的;(三)共同诉讼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四)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五)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 第二条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各方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人民法院不得违反当事人自愿原则,将普通程序转为简易程序。 第三条当事人就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人民法院认为异议成立的,或者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 结语 简易程序简化了法庭调查和辩论程序,但并非所有案件都适用。法庭应提前三日通知相关当事人,并听取被告人最后陈述。基层人民法院可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时,当事人如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经法院同意即可。然而,如果当事人提出异议或法院发现不适用简易程序,案件将转入普通程序审理。最终审判结果应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前款规定以外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