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犯罪未遂:抢劫未达成目标
释义
    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是一个争议的问题。观点包括:是否非法占有财物、是否侵犯人身权利、是否满足犯罪构成要件等。根据相关规定,基本构成的抢劫罪应以是否取得财物为标准,而加重形态的抢劫罪无论是否抢到财物都属于犯罪既遂。因此,是否属于犯罪既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包括是否造成人身伤害等。
    法律分析
    抢劫之后没有抢到钱这个是否属于犯罪既遂,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确定,抢劫罪的侵犯客体包括侵犯财产和侵犯人身权利,如果对他人造成了伤害,这个时候可能就属于犯罪既遂。
    关于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是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1)应以行为人的抢劫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为标准,已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为既遂,尚未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是未遂。
    (2)认为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为特征的侵犯财产权利,同时也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因此,无论抢到财物与否,只要在抢劫中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就是既遂;
    (3)认为本条对抢劫罪分两款作了规定,实际上是两个犯罪构成,因此,应当按照两种情况,分别确定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即第一款是一般抢劫罪,就应以抢到财物与否为既遂与未遂的标准;第二款是结果加重犯,不存在未遂的问题。
    区分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应当以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否具备,即法定的犯罪结果是否已经造成为标准。依照本条的规定,抢劫罪的犯罪构成有基本的和加重的两种形态。因而,其既遂未遂标准应分别考察,当犯罪事实属于基本的犯罪构成时。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取得财物为准;当行为人的行为属于本条所定加重情节之一时,已具备加重形态的全部要件,无论行为人是否抢到财物,应是犯罪既遂。
    拓展延伸
    犯罪未遂:突发事件中的勇敢行为
    在我们生活中,突发事件时常发生,而在这些事件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勇敢的行为。犯罪未遂就是这样一种突发事件,其中涉及到了试图实施犯罪行为,但未能达成目标的情况。然而,有些人在面对这种危险时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他们可能是目击者、受害者或者无关人士,但他们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阻止了犯罪的发生或减轻了其后果。这种勇敢行为不仅展现了个体的勇气和责任感,也体现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共同价值观。他们的行为值得我们称赞和学习,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突发事件中保持警惕,并勇于采取行动,为社会的安全和和谐做出贡献。
    结语
    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是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的争议。既遂的判断可以根据行为人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是否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此外,根据不同的观点,还可以根据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否具备来判断既遂与未遂。犯罪未遂中的勇敢行为值得我们称赞和学习,他们的行动展现了个体的勇气和责任感,也体现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共同价值观。在突发事件中,我们应保持警惕并勇于采取行动,为社会的安全和和谐做出贡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九条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9:49:40